[XQ230421] 中小型科技股選股策略

0Shares
Image

XQ提供的這個中小型科技股選股策略績效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原始程式碼的撰寫方式感覺會有點過度最佳化的問題,重新用選股條件建置這個策略,也是可得出不錯的結果

這個策略,主要概念如下(ChatGPT整理):
– 一個波段交易科技股的策略是尋找研發費用佔總市值比例夠高的中小型低價股。
– 如果這些股票能有一定的營業利益率,代表這家公司的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力,研發的投入可以得到一定的成果。
– 如果符合條件的個股,投信開始買超,往往就代表股價已經跌到值得法人回頭買進的價位區了。
– 選股策略包括營業利益率超過5%、研發費用佔總市值比例逐漸增加、成交金額超過2000萬和投信買超。
– 組合成一個選股策略,並加上股本小於50億和收盤價小於60元兩個條件,並進行回測。

在複製程式碼的時候發現到有一段程式碼的寫法有點問題,在連續三季研發費用佔總市值比率的這個條件,使用了變數來替代getfield取得的數值,在紅框的地方,用了中括號90跟180的方式嘗試來取得不同一季研發費用的數值,這樣的方式本身有個問題就是xq只計算實際的交易日,如果要取得上一季跟上上季的數值,那應該是大約是66或132,原本的方式,有可能取到錯誤的數值

再來就是藍框的地方,這邊設定了每一季的研發費用都要大於不同的比例,感覺會有過度最佳化的問題,所以我用選股中心裡面的條件重新調整出一個類似的策略來,條件如下

把原本文章的條件跟新的選股條件回測做比較,結果如下:

新的選股條件雖然回測績效比原本文章的回測差了些,但總體的報酬率趨勢算是接近的,因此,本文章將會採用新的選股條件來做優化

 1.上市櫃做比較 
把上市股跟上櫃股分開回測,可以很明顯看出使用上櫃股的時候,績效明顯的更為穩定,而這個結果應該也較符合這個策略的特性,因為主要都是找中小型的科技股

 2.研發費用佔比比較
這個策略的主要條件為研發費用的佔比,而研發費用佔比高一點對公司是好事還是壞事,從以下的回測可以看出研發費用如果佔比太高,似乎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不好的原因當然有多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公司本身營收不高但一直在燒錢研發但都沒有成果,自然對於股價會有不好的影響

下面圖片應為為連續三季,不是連續三年

 3. 綜合調整
經過了多次的參數調整與回測之後,調整了其他三個條件,將原本近8日投信買超調為近3日投信買超且合計占成交量要1%以上,並且把價格區間設定一40到70元之內,這樣的調整,用全部回測結果勝率報酬率都有所提升

再用交易模組回測,整個獲利是很不錯,五年下來,最大的投入金額是35.4萬,而淨利也達到了34.7萬,幾乎是翻了1倍,等於1年接近20%的報酬,如果看淨利曲線在2021年五月之後仍持續創高,2022年的表現雖然沒有那麼的好,但2022年年中之後,獲利也是不斷的創高

這個策略,每個股票的進場不會過於集中,交易了200多次,總資金用不到35萬,是這個策略比較好的地方

 檔案下載

0Shares


發佈留言

相關文章

為什麼基本面分析是你解鎖台股財富的關鍵?

有些投資人總能挑中像台積電(2330)這樣的贏家,而其他人卻誤踩群創(3481)的陷阱?答案是基本面分析——這就像一副透視眼鏡,幫你看穿股價背後的企業真相。在台股這場財富馬拉松中,基本面分析從獲利性、安全性、價值評估和成長性四大面向,讓你精準選股,避開風險,找到像台積電這樣的穩健巨擘!讓我們用財報數據,開啟你的財富之旅!

主流強勢操作法則-傑西里佛摩的股市操盤術

許多人都知道傳奇操盤手傑西里佛摩,市場上關於傑西里佛摩的書籍數不勝數,然而涉及到里佛摩操作手法的書卻少之又少;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傑西里佛摩的具體操作手法。

XQ週末特選班-院長多空趨勢頁面

院長在XQ週末特訓班分享了多空趨勢頁面的製作方式,有興趣的請下載

如何運用AI修正XS程式碼錯誤

現在很多人都在用AI來寫程式,使用XQ的你,是不是超級羨慕也去嘗試讓AI撰寫XS程式碼了呢? 相信你試過之後的結果都會很失望吧,你以為他給你的是XS程式碼,但常常都是其他軟體的語法。

[AI] 定期定額投資績效計算頁面

定期定額投資的績效表現在XQ上並不容易回測,本文將會介紹我如何運用量化交易實驗室的AI,在短時間內就寫出一個可以計算定期定投入績效的XQ看盤頁面。

[VIP] 投資節目老師報明牌行不行

如果還沒看到前一篇的文章,可以先閱讀下,這篇主要是說明頁面我做了那些調整,跟我觀察到的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投資節目老師報明牌行不行

前幾天在搜薄碩士論文的時候,看到一篇有趣的研究,研究標題是-投資理財節目異常推介有價證券與投資人行為及報酬率檢視-以上櫃公司為例,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想要知道老師報的明牌到底有沒有用吧,結論是大部分情況是有用,不過研究只有一年,到底現在還能不能用呢?用了個頁面讓大家自己研究研究

當沖策略基礎設定與評估標準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要拿到一個能自動賺錢的當沖策略,但我必須要先給大家潑個冷水,市場變化很快,你拿到策略的那天很有可能就是策略失效的開始,還是要能學會自己開發當沖策略才是王道,本篇文章,就是先跟大家分享一些開發當沖策略要注意的事。

[VIP] XQ自動交易不採坑: 交易進場日跟選股一致了嗎? (月、季、年資料)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把日資料選股條件寫成自動交易腳本的正確方式,這篇文章將要繼續來分享月、季、年資料選股條件在自動交易內的正確撰寫方式。

XQ自動交易不採坑: 交易進場日跟選股一致了嗎? (日資料)

在新版XQ支援自動交易可以直接取得財報資料後,策略終於可以不用分開寫在選股與交易兩個模組裡面了,這大幅提升了策略開發的速度與後續維護的方便性。不過,當把選股條件寫入自動交易時,會遇到不同頻率的資料、還有些資料是在盤後才更新,取錯期數,很有可能發生選股與交易回測時,進場都是一致的,但一到實單就出現落差,本篇文章就是要來測試不同寫法對於進場日的影響,並找出正確的寫法,讓選股與交易不管是回測還是實單,都能保持一致的進場時機。

XQ自動交易不採坑: 進出場價的設定

自動交易不採坑系列,主要在分享開發自動交易策略時需要注意的事情,避免開發出回測好看,但與實際交易落差很大的策略來。而本篇文章將會討論setposition的用法,很基礎但超級重要,一定要了解。

XQ當沖回測設定: 用開盤價進場

XQ的自動交易回測,由於並非使用tick數據來回測,加上還有回測頻率、模擬逐筆、觸價即判斷成交、讓價幾檔等設定,讓許多人都搞不清楚,這些選項對回測進出場價格到底有何的影響,也常常會抱怨回測與實際下單有很大落差,本系列文章,將測試各種設定,讓使用者能更清楚各種設定相互間的關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回測方式,本篇將來測試開盤價進場的設定,告訴你怎樣設定才能用開盤價進場。

[VIP] Finlab價格意圖因子策略2-策略優化

前一篇的價格意圖因子文章,我們採用了跟Finlab一樣,用排名+每季固定時間換股的方式來開發策略,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調整了價格因子的使用方式,沒想到績效更好。

Finlab價格意圖因子策略1-原始策略回測

Finlab的價格意圖因子一文提到,其中提到股價穩定上漲的股票,有可能是公司或主力有意為之,而這樣的股票,未來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也較高,而Finlab的回測也證明了這樣的策略是可以打敗大盤的,而本文嘗試將Finlab用到的條件,扁成XQ策略,看看能否得到相同的結果。

XQ版RS相對強弱PR指標

有參加11/24的XQ周末特訓班的朋友,在聽到尼克萊大大分享用RS相對強弱的PR值找強勢股之後,應該都超有興趣想要嘗試的吧,雖然尼克萊大大說XQ寫不出來,不過,有著程式魂的我們怎麼可能放棄呢? 最終靠著google大神,在XS討論區找到有高手已經寫出來了,就很不要臉的拿來修改成指標了。

[VIP] 週三選擇權樂透這樣買,報酬好像還不錯

週三選擇權結算時,很多人都會小買一下,試試看會不會遇到大行情,賺個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雖然這樣的事情真的是發生過,但賺錢機率真的太小了,要讓人一直持續投入真的不符合人性,而本篇的樂透策略。就是運用回測的方式,找出較符合人性能持續賺錢的交易方式,而換算每次平均報酬,大約能達到40%,其實已經非常驚人了

[積木-VIP] 重視研發公司股價跌破淨值

一間願意投入研發且財報沒有虧損的公司,當股價跌破淨值,到底是個撿便宜的機會還是一個投機的行為呢? 本文透過回測證明,這樣個公司,股價淨值比降低到一個程度後,會是一個好的進場時機,而且短期內就能獲利。

[技巧-VIP] 運用選股策略報價組合研究當沖

台灣的上市櫃股票加起來超過1800檔,如果想要做當沖,事前篩選隔天可能要操作的標的變的非常重要,除了可以減少當天觸發一堆無用的標的外,也可在事前先做研究,隔天驗證自己的研判是否正確,而這篇文章,要來分享一個方式,幫助你在盤中更方便觀察選出的標的,更可以做到盤中調整條件後即時看到新挑選出的標的。

[指標] 累積成交量比指標(股票版)

成交量比指標主要是以當下的累績成交量,與過去幾天同一時間的成交量均量做相比,用來判斷今日該股成交量是放大還是縮小,成交量放的越大,該股今日動能越高,越可能出現行情,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商品會是最適合拿來操作當沖的標的

[積木-VIP] 股東人數創低策略

當某檔股票的股東人數持續減少時,可能反映出他們對該公司的未來前景不看好。然而,這種悲觀情緒往往會導致股價下跌,使得股票成為更具吸引力的買入選擇,另一方面,股東人數減少也意味著籌碼集中,反而有助於穩定股價,甚至上漲

最近發文

加入我們

Categories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