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上看到網友針對馬丁格爾及反馬丁格爾做了回測,兩者績效的差異滿巨大的,但該回測是用國外商品,就想說來試試台灣50,回測起來,績效的確是差異滿大的
PTT上的回測條件如下
- 最低至少會維持20%資產部位在市場上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5%, 就加碼到40%資產部位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10%, 就加碼到60%資產部位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15%, 就加碼到80%資產部位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20%, 就加碼到100%資產部位
- 如果是反向上漲, 碰到上述的門檻值就會調整回對應的資產部位
- 為了避免流動性問題, 設定一天交易最多5%資產部位
- 為了避免市場一直在策略的交易門檻不斷震盪導致過度交易, 設定5%的門檻誤差, 有 超過門檻誤差才會真的交易
- 回測交易從2000/01/01到2021/12/31, 因為交易第一天要先看過去252天的歷史資料, 所以實際上回測資料是使用1999-2021
- 因為這次的回測只是想比較資金管理策略, 並沒有要真的做交易, 為了避免太複雜就 不設定手續費, 滑價等因素
而在本文的回測,為了簡化程式碼,條件改為如下
- 最低至少會維持兩張0050資產部位在市場上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5%, 就加碼到4張0050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10%, 就加碼到6張0050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15%, 就加碼到8張0050
- 看過去252天的最高收盤價(1年), 如果從最高點下跌20%, 就加碼到10張0050
- 如果是反向上漲, 碰到上述的門檻值就會調整回對應的資產部位
1.馬丁格爾回測
馬丁格爾策略的邏輯是,從高點往下,會開始做加碼動作,而開始往上就開始逐步減碼,因此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底跟202003,0050下跌,馬丁策略在下跌時,持續增加持股,在後來0050價格開始往上,也很快手獲利出場,也因為這樣,202003之後,股價一路爬升,但手上並無太多持股,獲利的爬升就非常緩慢
另外,在202202之後,遇到一個特殊情況,整個獲利大幅下滑,甚至將之前的獲利全部回吐出去,主要的原因就在於0050從高點跌下20%之後,原設定就會用光所有資金,然而,202002之後,0050從高點152.4跌了將近四成,最低到96.5,也因為購買成本都在高檔位,造成了損益上有巨大的虧損
2.反馬丁格爾回測
反馬丁格爾跟馬丁格爾策略不同的地方在於,反馬丁格爾是先等到一個0050從高點下跌20%之後開始進場,進場後如果繼續往下跌,就不會加碼,一直等到從最低點開始往上,才開始加碼,如果又回跌,就開始減碼,控制虧損,這樣來回測試到趨勢的來臨
從0050的反馬丁格爾回測來看,跟PTT的回測還滿類似的,反馬丁格爾的獲利比馬丁格爾高出許多,不過反馬丁有個弱點缺點就是當價格上上下下不走出趨勢時,反馬丁格爾策略不會有啥表現,甚至開始回吐獲利,比如說202203之後獲利開始緩慢下跌,而要等到當有一大段趨勢出現時,反馬丁的獲利能力才會爆發出來,202003之後那段就是很明顯的一段
而最最近202211月中之後台指大漲,也帶動了0050了漲勢,從交易紀錄上可以看出反馬丁開始追買,且多是呈現獲利狀態
3.馬丁格爾回測 – 增加加碼次數
回測1的馬丁格爾,由於從高點下跌到20%以下之後,就停止加碼,在本次回測,調整為跌超過20%之後繼續加碼,一樣是每多跌5%,就加碼兩張,一直到跌超過40%之後才停止加碼,最多會購入20張0050
下圖為回測1跟回測3的比較,回測3圖入資金較高,但似乎獲利並沒有顯著的提升,主要可能是因為0050的下跌很少跌超過20%,加碼機會不多,對獲利的提升不高
4.反馬丁格爾回測 – 增加加碼次數
對反馬丁格爾策略,同樣將加碼次數增加來做回測比較,最大投入金額跟淨利算是倍數成長,比較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最大區間虧損,兩者差異不大,似乎反馬丁格爾策略,更多的加碼次數似乎會更適合,一旦有行情出來,可以一路賺上去,感覺有點像當沖策略的操作,當趨勢出現時,就不斷加碼,而回檔時,開始一路減碼
操作馬丁策略需要非常注意資金的問題,沒有人能預測股價能跌到多深,不停的加碼,甚是翻倍加碼都是非常危險的事,請千萬控制好風險
至於反馬丁的策略,感覺略為安全一點,至少不是在賠錢的時候一直加碼,會有較多的試單成本,但我覺得應該很適合在股票上的操作,甚至結合其他策略,當出現訊號時,把該位置當成最低點,往上加碼,往下減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
檔案下載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