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于銘老師社大的課程,提到了速動比的概念,速動比率主要是用來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速動比越高,償債能力越高,公司也會更安全,而黃老師除了建議用速度比找到較為安全的公司之外,同時還增加獲利成長等相關因子,來找到未來股價較有機會上揚的股票,這樣的策略,能不能賺錢呢,咱們就來測測看
有關速動比的說明,可以參考這篇
黃老師講課超有吸引力的,老師的Youtube可以看看
黃老師的社大課程,大家可以到這查詢,有一門寒假線上班,跟XQ有關,可以看看
黃老師的選股條件如下,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老師的很多條件都比較偏向臨界值,不會去設定一個特定值做判斷,比如說,選用連續三季速動比率成長,而不會是採用選用連續三季速動比率成長X%,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特定數值難以解釋怎樣算好怎樣算不好,且每個股票適合的數值又可能不同,所以老師會才用臨界值,像是稅後淨利>0,營收持續成長等等
1.預設值回測
由於老師篩選出股票後,還會再去了解各股票的狀況,才決定哪一檔股票適合進場,另外,老師也沒有建議出場的方式,因此,這邊只是採用老師的篩選條件,並採用進場後80天出場,當作預設值
回測出來的勝率還滿高的,不過報酬率曲線在今年表現不是很好,且交易次數感覺少了點,所以先放寬一些條件,將次數增加後再來優化
2.放寬條件
將原本連續三年的每股稅後淨利跟存貨周轉率成長的條件降為兩年,交易次數增加了一倍,但勝率降低到60.87,不過報酬率在2022年似乎有改善,不像原本預設跌那麼多
3.上市櫃分開回測
將上市櫃股票分開回測,可以很明顯看出,上櫃股的報酬率曲線一路爬升,且總報酬率把上市股高了許多,且勝率也提高到64.04%
4.價格比較
採用上櫃股,並且限制價格做回測,收盤價<100的時候,跟回測3的上櫃股的結果差不多,但以下就限制價格100來做回測
5.持有期比較
將持有期調整為60天跟120天來做回測比較,當持有期縮短為60天,勝率雖降為57.02%,但總報酬卻是增加的,下面採用交易來回測看看實際的獲利金額
6.持有期比較-交易回測
將回測5的結果用交易模組再次做回測,持股60天的回測結果,在淨利曲線上看起來較為平順,且最近還創新高,不過兩個回測在2020年以前幾乎都沒啥獲利,是比較令人不滿意的地方
7. 綜合回測
用回測5的條件,把停損利改為10%,左邊為選股回測,右邊為交易回測,感覺上回測的結果比上面好多了,至少淨利是一路往上的,尤其是2022年,幾乎都有持續再創高,
8. VIP
以下回測,投入金額更低,報酬率更高,提供給VIP會員,有興趣加入的請看這
檔案下載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