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盤整後MACD黃金交叉策略,在優化過程中發現,選股回測績效長的醜的策略,不一定就是不好的策略,在量化積木內的回測結果有可能讓你大吃一驚,來看看發生啥事吧
原文回測
原文用了好幾的條件,主要有這五項
- 連續5日成交量>500
- MACD黃金交叉且OSC愈來愈大
- 90日最高與最低之幅度<10%
- 近一日三大法人買超合計大於100張
- 總市值<1000億
回測結果看起來好想還可以,尤其是2021年之後報酬率一路直線上揚
不過,在量化積木回測的結果就沒有像選股那樣令人亮眼了,獲利都有在持續往上,但常常在停滯的狀態,報酬率也不高,不過三年只有交易74次,且停損利只有7%,這樣的報酬率應該要能接受才是
做了點微調,只用上市股且價格要介於10~50中間,停損利一樣是7%,績效又好了些,獲利向上的趨勢更為明顯,最大投入金額降低將盡快一半
不過,這樣的權益曲線跟報酬率,在A+策略網肯定是沒有達標的需要繼續優化
策略優化
這次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幾乎把原本的條件都拿掉了,只保留了高低振幅跟黃金交叉的條件,增加了價格跟成交量的限制,並且停損利調整為10%,回測得到如下的結果,是不是感覺有點不太行咧,沒錯,我也這樣想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策略,在量化積木回測,可以得到如下方的績效曲線,是不是嚇了一跳,勝率95%,最大拉回只有不到4%,交易次數雖然只有22次,但報酬率卻比上面的都高,達到38.26%了
這個策略由於交易次數不多,價格區間也是比較不常用的,會不會有過度最佳化的問題我也不知,但我還是想給他個機會,就用量化積木來監控看看之後的表現吧
這次研發策略,有個比較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選股回測長的醜就一定不行嗎? 過往,選股回測不好看的,我連量化積木都不會去試,但這次,剛好有些條件我是先在量化積木中調整回測,覺得不錯,才回頭看看回股回測會長的如何,才發現了這樣的狀況,這是大家未來在做回測時可以注意的地方,千萬不要以貌取人,還是要多測測才知道
檔案下載

警語
投資有賺有賠,本文僅分享量化研究與過去歷史統計數據的結果,不保證資料的正確性,更不保證未來的表現,僅做為策略開發學習之用,並不涉入任何投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